名人模仿秀 切勿“秀下限”
□濰坊融媒評論員 孫瑞榮
據(jù)《法治日報》報道,手持籃球、穿著科比標志性的24號球衣,直播間播放《see you again》等背景音樂,直播內(nèi)容顯示“模仿秀,孩子們,我回來了”……近日,一名男子在直播時模仿已故籃球明星科比引發(fā)熱議。當下,在各大直播間,類似的模仿比比皆是,長相、舉止、衣著乃至網(wǎng)名都與明星非常相似。“小頌文”直播信息顯示“資深藝人,曾參與狂飆”;“霍金”在有人刷禮物的時候從輪椅上站起來跳舞……直播模仿秀亂象頻出,引發(fā)熱議。
名人模仿秀早已有之,短視頻興起之后更是風生水起,誰火了就模仿誰,稍有名氣的明星、名人,都出現(xiàn)了各種“高仿號”。無論是模仿劉德華、張頌文、周杰倫,還是模仿王寶強、那英、鞠婧祎,平心而論,有些模仿者的表演還是很精彩、很見功底的,模仿名人的外貌、臺詞、動作和聲音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但這類模仿行為是有邊界的,必須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進行。近年來,網(wǎng)絡上的一些主播利用“撞臉”名人和公眾對于名人模仿者的獵奇心理,從中賺取流量,甚至直接假冒名人進行直播帶貨、承接商演活動,從中獲取收益。這不僅有悖于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yè)道德準則,且擾亂了市場秩序,其本質(zhì)上屬于一種假冒和侵權行為。
因“撞臉”走紅無可厚非,但主播們把“模仿秀”變成了“冒充秀”“打賞秀”,就會讓“秀”失了度。作為名人的模仿者,必須要有底線意識、風險意識,要么在商業(yè)范疇內(nèi)得到名人方合法授權,要么在公益范疇內(nèi)合理利用名人讓渡的影響力,否則就將面臨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風險。模仿者靠“撞臉”名人和模仿名人帶來的流量不會持久,這種無技術含量的“一招鮮”不可能“吃遍天”,別為牟利迷失自己。
模仿名人的行為可以有,不過應當有所限制而不能肆無忌憚。相關部門應該對毫無限度的模仿行為加強監(jiān)管;平臺須完善技術手段,加強審核,建立信用體系,對違規(guī)主播進行信用懲戒,通過信息公示制度,增強透明度,讓用戶了解平臺規(guī)則和主播信息,共同維護清朗的網(wǎng)絡空間。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