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宋旺莊。
復建的青州古城阜財門,也就是南門。
宋傳典的家鄉(xiāng)宋旺莊位于益都縣西南山區(qū),這里土地瘠薄。宋傳典幼年時遭遇大災荒,母親去世,父親艱難維持生計,后來討到了一份在英國浸禮會傳道士庫壽寧開辦的廣德書院做廚師兼校工的差使,依靠在洋學堂里打工的父親,宋傳典才得以在這里讀書。
家庭貧困母親早逝 為尋生計隨父離家
宋傳典,原名宋化忠,字徽五,1875年出生于青州府益都縣宋旺莊。宋傳典小時候正值饑荒年,家境貧窮,一家人的生計完全依靠其父宋光旭賣柴維持。稍長,即隨父上山打柴,趕集叫賣。因家里經(jīng)常斷炊、無米下鍋,宋傳典的母親只好下地挖野菜,甚至上樹采樹葉喂給嗷嗷待哺的三個孩子。有一回,宋母看到山坡上的野菜已被人挖得干干凈凈,只好拖著疲憊的身軀,爬樹采樹葉,誰知不慎墜地,不治而亡。
在這種情況下,宋光旭感到只依靠賣柴已經(jīng)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于是將兩個小一點的孩子托人照管,帶上宋傳典離家,來到青州城尋找出路。經(jīng)人介紹,宋光旭在青州城關南門內(nèi)一家蔣姓財主家當了長工。宋傳典因為年齡小,便作了蔣家的一名客子,為財主家做一些零活。
史載,1876年至187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波及華北五省的特大干旱“丁戊奇荒”肆虐大地,整個華北地區(qū)“草木皆枯,餓殍載道”,青州府一帶也不例外,滴雨未降,種在坡里的莊稼幾乎顆粒無收,造成許多災民家無隔夜糧、身無遮體衣的慘狀。經(jīng)濟蕭條、饑民遍地,有的甚至賣兒賣女,逃荒要飯。攤上這種年景,對于本就家境貧困的宋光旭一家來說無疑是一場雪上加霜、難以承受的災難。
教會勢力進入青州 宋氏父子書院安家
1875年,代表英國浸禮會到達青州的傳教士李提摩太,在一開始遭遇排斥和不理解的情況下,借助這場“丁戊奇荒”特大旱災,將傳教與賑災穿插交織,有機結合起來,輕而易舉地贏得了普通中國民眾的信任。他先后從上海和國外募集了三萬多兩銀子,分發(fā)到災情嚴重的青州府下轄各縣。同時,他還建立了5所孤兒院收容孤兒,并通過賑災,把大批私塾、學館接管過來,辦成自己的學校,稱為攬館。三年間,他接手的攬館達十幾處,收容學生近千人。
李提摩太在賑災中的突出表現(xiàn),第一次顯示出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公共事務中的作用。在英國傳教士的傳教與賑災活動中,宋光旭父子與諸多中國窮苦百姓在被收容之列。
宋光旭謀得了一個在廣德書院當廚師兼校工的差事。廣德書院是一所中學程度的寄宿制學校,是繼李提摩太之后,來青州府傳教的英國浸禮會傳教士庫壽寧夫婦于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創(chuàng)辦的。
宋光旭為人老實,能吃苦受累,常常一人干兩個人的活,得到庫壽寧夫婦的賞識。此時宋傳典還是個不識字的孩子,庫壽寧夫婦看他聰明伶俐、活潑可愛,資助他到魏南莊教會所辦的鄉(xiāng)塾上學,目的是讓他先粗通文字,再到廣德書院深造。
在廣德書院,宋光旭的生活漸漸穩(wěn)定下來。1891年,宋傳典從鄉(xiāng)塾畢業(yè),通過父親的關系進入廣德書院學習。
◎相關鏈接
傳教士22年在青州建了14座教會學校
清朝末年的青州,是一個府級機構所在地,這里歷史悠久、物產(chǎn)豐富、民風淳樸、交通發(fā)達,是山東中東部的一個文化中心。于是,已經(jīng)來到中國五年、傳教活動一再受挫的英國浸禮會傳教士李提摩太將目光投向了青州。
1875年,李提摩太到達青州,遇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勢力的排斥和不理解,沒有人搭理他,沒有人租給他房子,他只能寄住在一個小旅店里。但接下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波及華北五省的特大干旱“丁戊奇荒”,改變了他的窘境,他通過賑災打開了局面。
緊隨李提摩太之后,從1876年開始,英國浸禮會總部派遣大量傳教士來到青州,他們在位于青州城中心地帶的明衡王府舊址上修教堂、辦學堂、建醫(yī)院,至1898年戊戌變法前,寬闊而荒廢的衡王府舊址上先后建起了從小學、中學直到大學的14所教會學校,形成了完備的現(xiàn)代教育體系,青州也因此成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山東地區(qū)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重要城市。
據(jù)史料記載,當時在青州建立的最著名的書院有培真書院和廣德書院,培真書院舊址在原濰坊教育學院北院,時稱北書院;廣德書院舊址在原濰坊教育學院南院,時稱南書院;1897年,英國浸禮會傳教士庫壽寧又在西皇城街建起了一所專門招收貴族女子的寄宿制學校,名崇道書院,時稱西書院。
19世紀末期出現(xiàn)在青州的這些教會學校,在當時確實發(fā)揮了很重要的教育啟蒙作用。頗具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傳教士們,將西方的現(xiàn)代文明引入教學,培養(yǎng)了一大批人才,開啟了山東近代教育的先河。
除了教育,傳教士們還在青州傳播現(xiàn)代科學。
責任編輯:邢敏